|
浅谈视频后期制作对PC的要求1 E1 V( ?' W0 Q( W, G! T+ ?! _& p
1、采集5 t- E! a0 O) W& Q- k1 ]$ z( `
2 A, G( m; K) g- _( L) l采集对PC的要求只有两点,1394接口和硬盘,除此二位之外,对其它的硬件没有任何要求。
5 Q1 a9 f# g- A. g: q# D, ]" B1 w6 k% Q$ t. X2 a; L; y+ F4 I/ Z& o& _$ ^
1394接口是DV采集的必备接口,不可或缺。很多人提到USB2.0,这个咚咚可以用,但是只能从DV里传送存在记忆棒或卡里的照片和短片,如果需要从DV带子上采集视频,USB是不行的。当然,说不行也不是绝对的,有些DV机有自己的驱动和自己的编辑软件,只有在它的编辑软件里才能使用USB,但这样的DV机太少了。# O) X# ]$ B8 j' v" ]" E
$ U% D; U- w2 G- A4 M
0 j% k: A$ w. f' J* d2 `: ?! q
硬盘是采集DV的瓶颈。说起瓶颈,有两个,一是传输速度,一是容量。大家知道,DV的数据码率是很高的,如果硬盘没有足够高的传输速率,丢帧是必然的。硬盘至少要支持DMA33,并且打开了DMA方式,才能保证采集不丢郑很多人抱怨用笔记本采集DV丢帧严重,实际上是硬盘的原因,而不是CPU的问题。容量上来讲,1小时的DV大约需要13G的硬盘空间,因此需要准备多大的硬盘,自己去计算吧。/ f+ v$ i" v" x5 l9 `+ N9 P
8 G* e- f8 _, u
硬盘还有一个参数往往被人忽略:文件系统的格式。常用的有FAT32和NTFS。对于FAT32,文件有一个最大值的限制:4G。这就是很多人采集是采了不到20分钟就报错的原因。要适应DV这种大文件,文件系统必须是NTFS。这种文件格式是从Windows NT开始的,所以叫NTFS,Win98和WinME不支持。现有的文件系统可以通过工具转换成NTFS并不丢失数据。NTFS支持的文件大小在T以上的单位,因此不用担心文件太大,只要你硬盘够大,NTFS就能放下。$ o7 y7 g- L. P7 t6 F8 Y1 l
+ X) ?) o Q$ x9 y4 D/ S
综上,在采集阶段,对机器的要求如下:1394卡或机器自带1394接口,硬盘至少80G,支持DMA并且已经启用DMA方式。0 p" G# u+ d& P. I% ~) ]) F$ s
6 A, K3 T5 \. ~% R5 b$ ]( G2、编辑
" X4 {1 c) @) z- J9 D6 ]7 d3 M8 \; ?3 ~; J
编辑最机器要求稍高一点,需要内存够大,CPU够快,但这是对比较专业的人员来说的。想想我们通常怎样编辑DV?不过是删掉一些废镜头,加个字幕,加点转场效果,调整一下顺序。还要做什么?几乎这就够了。, c1 Z& j$ R$ c; p# [
+ r" |. g1 I$ W$ U! e
那这样的要求对机器有什么要求呢?首先是显卡,显卡是直接显示图像的设备,因此显卡的二维处理能力比较重要,好在现在的显卡都支持很好的二维运算,这方面就不用考虑了。现在只要能买到的显卡,都可以用。第二是内存的大小了,内存当然多多益善,最好不要小于256M。第三是CPU的处理速度了。奔三也好,奔四也罢,赛扬也行,常用的家用编辑软件都能够流畅的运行,只要你没有十分复杂的特效和转常很多人赛扬450也用得好好的。当然,机器慢了,实时预览就会比较慢,尤其是有特效和转场的地方,好在现在大多视频编辑软件都在后台渲染这些效果来提高预览速度,因此,编辑对机器要求也不是特别的高。
. y8 U1 t0 A2 x1 X. P2 ? l# ^4 W3 n. v+ S
% s. I( s: s2 o3 r8 T8 y4 Q
当然,有很多人持不同的看法,机器慢了等待时间太长,无法忍受。果然是这样吗?我用了几台机器作了对比。机器1:奔三800,内存256M,显卡32M,屏幕分1280*960;机器2:IBM笔记本奔四1.8G,内存128M,显卡32M,屏幕分辨率1024*768。软件:PM1.5。编辑过程两台机器都没有出现停滞,实时预览同样没有停顿,就是预览质量稍差一点,但是并不影响压缩后的效果。这个对比能说明问题吧?用PM 1.5是因为他对机器的要求最高,如果他都没有问题就没有有问题的软件了。) N$ d& Y5 q' l2 _" @
1 g" |" Q% a: C1 j
总结:编辑阶段,目前流行的配置都能应付自如,最低可以是赛扬600+256M内存,最好是奔三或奔四。! k; _1 v5 f; n. Q7 n7 p( C6 z
, n. o! Q& k5 X4 h3 ]5 |3 s3、压缩
% @+ T9 a; g! [: m
, }* N4 L4 E: h) F8 }. k6 W压缩是考验忍耐力的过程。软件压缩要取得很好的图像质量,必须用大量时间来换。快的CPU可以缩短压缩时间,但再怎么缩短也会在1:4左右,也就是压缩一个小时的视频至少需要4小时。因此一般都把压缩工作放在晚上睡觉时。这样来说,提高CPU速度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如果你压缩快了,还是早上起床时来关机,我想没有谁为了节约电而半夜爬起来看是否压缩完了吧?3 p, Q% c! }; K2 h: S
6 p) `1 H- N! \6 K当然,如果是专业制作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例如一天要处理好几盘带子这样做肯定要痛苦死的,但是我们一般家用一周拍一盘带子已经算利用率很高了。! A/ o# W+ t& C" Y! Q, m" s
' F& b* G' u1 y5 P: j# ]' Y Y r
总结:压缩阶段,对机器要求不高,可以用时间换取质量。机器配置最低可以是赛扬600+128M内存
4 ?$ M" q$ O$ Z- e% {0 c0 X2 Y, |7 u' H( w4 G, Q
4、刻盘! E1 S7 U" }3 @& ]" w
$ ^ c6 e3 R% q; D
刻盘对机器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刻盘的时候尽量别干其它事情,同时关闭屏保、电源保护等,应该不会出现棵槐盘的情况。6 i0 b( E ^0 t8 a' J7 {- \
% G; D5 i; |- u
好了,各个过程都说完了,我们看一下整个视频后期制作都对机器有什么最低要求:
# }0 ]5 q0 n0 J& \$ Q/ x
6 `0 D* i$ V5 z3 A- @# `; ?CPU: 最低赛扬600
" z& A: a# V' Y- A
* y9 Y9 D. w: I, V1 \! y) R内存:最低256M) x- A8 P* x0 C; ?* T
1 h; [3 h% Q, d/ `6 ]& U
硬盘:最低80G0 S# L* y6 B' u1 @) ]5 N
" ]" S- P9 }& x2 U: s B* }# X采集设备:1394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