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朋友都在DV后期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丢帧与锯齿的问题,弄得大家非常头疼。确实,对于普通用户的视频制作来说,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例如采集卡、电脑配置和软件使用等方面都比不上专业的影响后期制作,视频采集的丢帧和锯齿是两个常见的老大难问题。严重的视频丢帧会造成影音不同步,而锯齿的出现则会使得你的影片的画面质量无法令人忍受,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甚至造成文件出错而不能使用,如果是这样,那么你辛辛苦苦采集、压缩制成的DV影片就成为了“废品”一块了,根本无法正常观看。: Z( P! s( }" P5 X# `4 K% k
: I! q$ i& t, n2 {/ g2 f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丢帧与锯齿的问题呢?论坛上有的朋友认为是数码摄像机的档次的问题,于是借了朋友的高档机器——索尼TRV940E来代替自己的索尼HC20E来拍摄,但是在后期制作的影片上还是出现了丢帧或是锯齿现象,并没有因为机器档次的提高而解决丢帧和锯齿现象,看来并不是因为数码摄像机的问题造成了丢帧和锯齿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具体原因,并为大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让大家能够用普通配置的设备来做出尽量完美的个人影片!3 F1 a' t5 L7 I, [& ^' T- W- G
7 ^+ H' g$ G# k0 {一、 丢帧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3 E! \ [; D' n8 S- l& s' f/ S; L
. Y9 [' b0 x3 Y4 e% R5 z在影像的后期制作过程中,绝大部分图像处理软件在进行视频捕捉时都会在状态栏上进行丢帧提示,如果显示该丢帧提示的数值为0,则实际采集的图像就不存在丢帧问题。如果数值不为0,则意味着存在丢帧的现象,这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原因归因为3大类:. \+ k' |8 }. e9 j: F6 V/ M& {
$ V9 y& k, d4 e! ~, B
1、 硬件原因造成的丢帧2 R! i& u% G) |# \; P
, \4 C% a7 w. w) J
目前的主流配置电脑,例如P42.0左右的个人计算机在CPU方面应付后期影像制作还是绰绰有余的,丢帧的原因主要是在硬盘方面。目前的硬盘几乎都是DMA33以上的,都有不小于6MB/S的连续写盘速度,当然了,如果您使用的是7200转的硬盘,那么对于采集来讲更是再好不过的了,因而硬盘本身是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采集任务,但是不少朋友忽略了对硬盘进行定期的碎片整理,所以导致了硬盘的文件存储结构不是那么合理,所以丢帧现象的出现也就是情理之中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您需要定期进行硬盘的优化维护;而且最好选择较大的硬盘作为文件存储盘,推荐硬盘分区采用NTFS格式。这是因为FAT32文件系统的限制,最大单个文件不能超过4GB,而传输一盘60分钟的数码摄像带,将占据11-13G左右的硬盘空间,大大超过4GB的极限;. o- ^, b' l; H- Q4 J9 W1 L: O
8 I/ b: N0 Q/ i2 @# h2 A0 }
如果您的机器是自己DIY的机器,那么还可能是由于整机兼容性不好造成的丢帧,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情况,他采用了多种办法也没有解决采集丢帧的问题,最后去下载了一个主板最新的BIOS,刷新了一下主板,一切就OK了:);
3 y9 l" E/ H7 l, \, t+ {- w) V9 |: h+ L7 b4 n
如果你使用的DV磁带的质量较差或者使用了许多次,那么磁粉微量的脱落,可能会造成视频信号的丢失,结果也会造成丢帧的现象,拮据的办法当然就是换一盘好一点的DV带啦!
; }' \/ Q8 H+ y% a1 M, z
9 A: |* [8 M0 n3 Y1 T% d2、 软件问题造成的丢帧1 E: |! P7 h9 p' F: I
2 k( T( w5 s0 A: A+ z除了硬件问题,软件问题造成的丢帧更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建议使用Windows 2000/XP系统和DirectX8.0以上的程序版本,这样在采集时会减少丢帧的现象;另外,在每一种采集软件里也有采集时的优化选择,由于每个人使用的采集软件不一样,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0 ?0 q1 T4 ?5 R5 l& r5 ^8 c# T
, B8 `8 y5 I2 _+ w& M5 l3、 操作不当造成的丢帧
' G5 L; l7 M& p0 j
" p2 ]6 T; ~7 [5 N( g# @5 l. y! s0 ~操作不当也会造成丢帧的现象。如果您使用的是Windows98/98SE操作系统,由于系统默认的是关闭DMA选项,所以您需要将硬盘的DMA打开,否则硬盘的读写将占用很多的CPU使用率,如果您使用的是最新的超线程CPU还好一些,否则将使得CPU没有足够的能力对视频信息进行编码,导致丢帧现象的产生;& t5 a! x5 i/ J
/ H( g: E' H* j) q) ^4 n4 ~1 |有的时候,用于视频采集的1394卡可能与其他设备共用了一个IRQ号,造成相互干扰的现象,最终可能会导致丢帧现象的产生,这时您应该进行一下手动调解,单独分配给1394卡一个IRQ号,这样就能解决丢帧的问题了;' L4 V; m6 M2 P$ I# e
, x/ s/ I' w- P% s5 d
另外,在进行视频采集工作时最好不要进行其他软件的操作,并尽可能关闭防火墙、定时收发邮件、系统性能优化等一类的后台程序,这样才能对采集不造成额外的干扰,可以有效的避免丢帧现象的发生。
9 u4 J. Y! e0 f- g7 {6 ~+ e/ T: W* p/ ]# p, u$ J( y0 M
总而言之,较高档的1394卡带有实时压缩功能,采集卡依*特殊的处理芯片进行硬件实时数据压缩处理;而那些没实时硬件压缩功能的卡,也可通过电脑上的CPU进行被称为软件压缩的处理。例如我们以前介绍过的好莱坞制片人 笔记本1394采集卡(北京:388-388元),它就只有软件压缩功能而并不具有硬件压缩功能。
. B1 `/ X/ C: I \3 Y
~: W3 D; R- d% [8 | R' U/ \( \) _+ @* P" X3 a* {: V# s
0 N6 K. K/ U& ?9 L/ z& s丢帧的现象可以说是是软件采集的通病,最好的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硬件采集的,但是硬件压缩卡的价钱又是贵得惊人,可能比您的数码摄像机的价钱都高,对于家庭用户来说是不太适宜的,所以在使用软件进行采集是一定要注意上述的这些问题,只有合理的进行了系统设置,才能有效的避免丢帧现象的发生。: o4 E2 m+ W h; O( R& g
. |; ~ S* `/ Z+ |3 h$ u" v. J6 Y- F
0 B2 n1 ^* E1 d% ]; z+ C7 l
二、 锯齿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7 F( X- A6 D% k6 j; n* H2 [
9 ]1 h P' k- X刚刚谈了采集时容易发生的丢帧现象,现在再来谈谈锯齿现象。许多朋友在编辑影像之后在电脑上观看时会发现图像有锯齿现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C2 f$ ^9 E' g) n
6 [) o4 M. v2 ]! L4 m- M& S# R% `
6 f& E G$ U" P1 o8 m9 A
0 D" r% e1 G5 f8 V5 \" U; k首先我们要明确两个概念问题: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 ^2 w) c3 n3 ?0 d- ]
7 v. j7 H2 k# k4 E0 f. i
隔行扫描是将一幅画面分成相间的两部分处理和传输,最后叠加成完整图像显示,其优点是只要原来一半的频率资源就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图像,缺点是图像垂直分辨率降低一半,并且出现闪烁、扭曲等现象,长期观看容易伤害视力。2 H; t0 m. L Q+ v6 Y4 G
! Z. m/ g1 u8 f' I; K, F逐行扫描是每一场都显示整幅图像画面,采用这种技术处理的图像,画面清晰度、稳定性比隔行扫描有飞跃性的提高,整体画面细腻逼真,动态失真小,长期观看不易产生视力疲劳。
d0 t4 q% X& A; o
; H! @- b( h- ?. F; {通俗的说,锯齿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一般家用的数码摄像机是隔行扫描,采集的AVI一般默认的都是隔行扫描,而个人电脑是逐行扫描,所以,在个人电脑上观看采集到的影像有锯齿是正常的,如果你把采集的影像刻成光碟,然后在电视机上观看就不会出现锯齿的现象了,这是因为电视机是隔行扫描的,与数码摄像机的扫描方式是一样的。
. x6 b+ H1 r! S9 k) U, w& W
# ~: E; a; ?9 H7 P* F其实,如果您看过IT168评测室对索尼的旗舰机型VX2100(北京:19700-23800元 广州:22980-22980元)的评测(与DV王者对话:SONY摄像机VX2100E评测),您就会发现,在一些高端专业机器上都配备了逐行扫描功能,在这种方式下拍摄的画面在电脑上观看肯定是不会有锯齿了,因为它的拍摄扫描方式与电脑显示器的扫描方式是一样。但是,一般的家用数码摄像机,例如索尼的20/30/40E、松下的GS11/15/33/55和JVC的D33/53/73等只提供了隔行扫描的拍摄方式,所以采集之后的影像在电脑显示器上观看当然就会因为“场”的不一样而产生锯齿现象了。
+ s6 E' K( i7 \% ?& @% l4 ^! Z9 I" S; }. F8 \2 }
( p: q" r. b- _4 S
4 U( ~) ~7 k+ @5 l2 [
就是这个原因造成了锯齿现象的发生,那么为什么有的朋友在电脑上观看采集的影像并没有锯齿现象呢?这是因为采用的播放软件的不同造成的,因为有的软件采用的是逐行扫描方式,而有的软件对于影像文件采用的则是隔行扫描方式,这与影像本身的采集质量是无关的,所以有些朋友的影像文件看起来没有锯齿,而有些朋友的文件看起来则有一些锯齿。
" W5 V) P- k$ m7 l" b# j# d0 z4 g. d1 b/ n; B: h+ c5 x6 X% X. _2 x* l
造成这个现象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在采集时的设置问题,如果您只是在电脑上观看编辑好的影像,并不在电视上观看,那么您在采集和压缩时不要选隔行扫描方式,要选择逐行扫描和去交错,这样在个人电脑上观看影像文件也就不会有锯齿了。有的朋友在采集和压缩时选择了逐行扫描方式,所以他们编辑的影像文件在电脑上观看时当然不会有锯齿的现象了!
) ~ a2 |4 K+ K W7 V' e$ J* z0 \* I3 o; v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您的电脑的配置比较低,那么在观看所拍摄的影像时也会产生画面不连贯,场景切换时会产生锯齿的现象,这种锯齿和“场”的差异所产生的锯齿是不一样的,解决方法就是——升级电脑!:)
6 o- \3 |; m1 [) [9 F' Q5 C
) f& _& t/ J1 Z: z" Y好啦,看了上面的一番讲解,大家是不是对于丢帧和锯齿的现象完全了解清楚了呢?关于编辑采集的问题就先谈这么多吧,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都能够踊跃的谈一下自己的采集编辑心得,给更多的朋友一些影像后期制作上的帮助,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出更多、更好的数码影像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