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续
1 f0 ~8 H; d7 O6 `6 f+ a8 t! o6 c
+ I$ h( w! V+ a* h; R7 o, k& g0 v+ D& n' b# [
4. 拍摄的技术
b( Q( Q8 B' [# ^ 摄像机拍摄手法主要有这么几种方式:推 拉 摇 移 跟 升降。! C+ P# E+ U9 n
A. 推) j1 f* b" X3 \; O$ ]& e R e
推镜头是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运动画面,称为推镜头。
0 S0 B4 q. r. @' Q6 Y 推镜头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 t: q" X! R0 b8 P6 U
1 、推镜头的画面特征:
& _: N8 z9 ?( E% [% A5 c 第一、推镜头形成视觉前移效果
: m" j6 S3 x8 f9 ?/ r' u% W8 f 第二、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
! x) ]2 P2 U7 T7 y 第三、推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
}+ x3 Q' u# T# m2 、推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 K0 o1 n" Z+ A/ Y2 h( _/ P0 p
第一、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
4 X! V% N) D! B3 G 第二、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 8 m& a1 L. G' _5 v( t8 l( E
第三、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
0 n) d" B! m" F7 p& p 第四、推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不断发生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 ! I3 {, O+ }4 D1 z
第五、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 6 x. [- J$ \' l
第六、推镜头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涵义
$ Q5 M" d E( P+ o6 Y% | 第七、推镜头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
, W# M6 o3 L% N3 、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
" s* J/ s$ d* z* \, W) W, e 第一、推镜头形成的镜头向前运动是对观众视觉空间的一种改变和调整,景别由大到小对观众的视觉空间既是一种改变也是一种引导。推镜头应有其明确的表现意义,在起幅、推进、落幅三个部分中,落幅画面是造型表现上的重点。 6 y7 A0 P! m/ l3 c5 I. Y
第二、推镜头的起幅和落幅都是静态结构,因而画面构图要规范、严谨、完整。 6 G5 I2 k5 D- C# G+ R
第三、推镜头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 ]" q( J; i$ E8 Q7 @; B
第四、推镜头的推进速度要与画面内的情绪和节奏相一致。
! N/ T3 i/ ~* s/ w' a! U7 `; ]8 G 第五、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画面焦点要随着机位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远景时,镜头焦距拉长,远处的细微抖动也被放大,拍的越远,抖的越厉害,所以长焦的画面镜头必须使用三角架来稳定画面,不然你看到很美的画面,拍回家给人看的时候就是垃圾的画面了。- i% T) R5 z' Y/ V" O0 I
B. 拉0 f! u$ c% I Q$ ^5 Q& P: A2 L
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拉镜头。
9 t) n: `+ j6 ]# K/ h( L! j _1 、拉摄镜头的画面特点 3 Q3 z6 |; b$ F5 K
第一、拉镜头形成视觉后移效果
/ d% X6 ?% U% q, T' y$ b2 j 第二、拉镜头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由小变大 : ]/ m9 Y6 j: E- K3 ~
2 、拉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 S: d4 p, S. O3 a2 J 第一、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n! q9 V+ m8 T% P2 h
第二、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 h* Z! s9 `% Y5 V0 y7 J) F) ]
第三、拉镜头是一种纵向空间变化的画面形式,它可以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 ( Y2 e0 `" H- L, ^" B
第四、一些拉镜头以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形象的想象和猜测。 7 S3 D2 v7 w4 V7 c1 O. J4 Y
第五、拉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景别连续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空间的完整和连贯。 # }+ ~, k' l8 o! f( z
第六、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
2 _# o) G" t W& {1 k1 [3 M( L6 L 第七、拉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 7 `% L1 N) T% D# `( W8 B( R# q& e
第八、利用拉镜头来作为转场镜头。 / D5 n7 d, m- a( e" A
3 、拉镜头的拍摄及其要求 9 h0 T8 I; l3 P! l" B, |$ U
拉镜头的拍摄镜头运动的方向与推镜头正相反,但它们有着基本一致的创作规律和一般要求。不同的是,推镜头要以落幅为重点,拉镜头应以起幅为核心。 ( k, F3 M* w% K- L* [0 g( H6 Q
推和拉都是用来交待大景跟小景的之间的联系,只是他们有各自倾向的侧重点,大家都知道变焦可以将被摄物体放大或缩小,但在实际拍摄中却很少能够灵活地应用它。怎样用好数码摄像机的变焦拍摄功能?# X2 M R3 l I
要很好的进行变焦的控制。在拍摄前,必须了解变焦杆上T和W的作用和方位。简单的说,T就是将被摄物体拉近放大,而W则刚好相反。在拍摄时,不要随意地拨动变焦杆,使画面来回移动,影响效果。变焦快慢与对变焦杆的施力大小有关,很多新用户在初期使用时极易犯上用力过猛的毛病,导致画面缺乏过渡,对焦不清楚,有的甚至脱离了被摄物体。一个起幅落幅的过程中频繁使用推拉动作,如同拉风箱一样,拍出的画面只会让人看了发晕。
5 [+ i1 a! ?) a4 F- G( M3 L2 g- {# n4 D V
C. 摇4 T, w' B+ T3 D8 }# s! A
摇摄是指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或拍摄者自身的人 体, 变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法。用摇摄的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叫遥镜头。
# u8 Y! K; l* ~2 n* e: M# }1 、摇镜头的画面特点
1 w$ e; Z6 Q" Q, s8 E 第一、摇镜头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顾四周或将视线由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 效果。
. l; t' c( Y$ K# B 第二、一个完整的摇镜头包括:起幅、摇动、落幅三个相互贯连的部分。
1 C+ ?+ z+ ?- y 第三、一个摇镜头从起幅到落幅的运动过程,迫使观众不断调整自己的视觉注意力。 1 u0 M$ |5 X5 a" |# r% D0 m
2 、摇镜头的功能和表现力 $ t" f4 T' ?$ \9 r4 \: r
第一、展示空间,扩大视野 ( M7 c9 Q# l% B& J
第二、有利于通过小景别画面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
2 a) X* A/ p. y! M7 b 第三、能够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 % m1 d& e8 B$ ?) i
第四、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主体,通过摇镜头把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因果关系
) H4 ]3 I. c: v# x: D 第五、在表现三个或三个以上主体或主体之间的联系时,镜头摇过时或作减速、或作停顿,以构成一种间歇摇 2 s6 Y5 X' |% S' h
第六、在一个稳定的起幅画面后利用极快的摇速使画面中的形象全部虚化,以形成具有特殊表现力的甩镜头
" f C6 p$ { r 第七、便于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 + I y7 U1 L) Y6 s/ b; [
第八、对一组相同或相似的画面主体用摇的方式让它们逐个出现,可形成一种积累的效果 ! z# j9 R s1 s( O3 g- i4 E |
第九、可以用摇镜头摇出意外之象,制造悬念,在一个镜头内形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
( I1 L+ L% m! I& y% Z! K$ c9 S 第十、利用摇镜头表现一种主观性镜头 2 d* P f4 B: C. u
第十一、利用非水平的倾斜摇、旋转摇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 8 @2 n/ ^( E4 K' `+ Z/ v
第十二、摇镜头也是画面转场的有效手法之一 9 q3 J+ B. L( o! ]1 R; k
3 、摇镜头的拍摄要求
# G4 H. g v+ g 第一、摇镜头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 f+ _$ b; ?* _: U* }
第二、摇摄速度会引起观众视觉感受上的微妙变化
* A s) ^' N& y. O/ p/ o 第三、摇镜头要讲求整个摇动过程的完整与和谐
' L+ v) @8 T* J/ M如何获得平稳的摇镜头?
: G+ c# T- X! D# h节假日常常是外出手持拍摄,要注意的基本姿势是:首先将两脚分开约50公分站立,脚尖稍微朝外成八字型,再摇动腰部。这样可以使得摇摄的动作进行的更为平稳。不管是上下摇摄还是左右摇摄,动作应该做得平稳滑顺,画面流畅,中间无停顿,更不能忽快忽慢。要注意不要过分移动镜头,也不要在没有需要的情况下移动镜头。摇摄的起点和终点一定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技巧运用得有分有寸。也要避免摇来摇去,像浇花。摇摄过去就不要再摇摄回来,只能做一次左右或上下的全景拍摄。4 l. e9 ~8 R" k' r
D. 移" H2 X& \/ E& W$ t6 \7 u
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移动摄像的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移动镜头,简称移镜头。 5 m' Z: `' F3 f8 j) p1 g
1 、移动镜头的画面特征
9 g4 a6 G" d b' ?4 b7 d( `' l 第一、摄像机的运动使得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 3 B+ A# { c/ L& |# C) {! w, F
第二、摄像机的运动,直接调动了观众生活中运动的视觉感受,唤起了人们在各种交通工具上及行走时的视觉体验,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 I5 p ?) E; C1 t ?- F 第三、移动镜头表现的画面空间是完整而连贯的,摄像机不停地运动,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观众的视点,在一个镜头中构成一种多景别多构图的造型效果,这就起着一种与蒙太奇相似的作用,最后使镜头有了它自身的节奏。
+ |+ x3 f% Z- S N2 A2 、移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 ) c( z! `1 ?& I+ E' K4 {( [
第一、移动镜头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4 U, [+ M0 x' a7 j" p e$ v 第二、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 ! _% K4 {. u3 `7 f( B
第三、移动摄像可以表现某种主观倾向,通过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表现出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6 _4 V7 F- d* _: f! R) d/ ~+ V
第四、移动摄像摆脱定点拍摄后形成多样化的视点,可以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 " `) I7 h9 T/ ]2 F5 q2 ~
3 、移动镜头的拍摄要点 ) U- J& F/ V" a4 T) N0 D/ [
移动摄像主要分两种拍摄方式,一种是摄像机安放在各种活动的物体上;一种是摄像者肩扛摄像机,通过人体的运动进行拍摄。这两种拍摄形式都应力求画面平稳、保持画面的水平。在实际拍摄时尽量利用摄像机的变焦镜头中视角最广的那一端镜头。因为镜头视角越广,它的特点体现的越明显,画面也容易保持稳定。
- g. g5 z4 r% i# t8 N 有时候坐在小车的副驾驶座上,或者火车,飞机,乃至专业的轨道车上拍摄的镜头就是移的镜头,移的时候可以保持镜头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这种方式可以记录沿途的景色,像流动的画面,还可以镜头始终朝着某个特定的景物,如同月亮绕地球一样,镜头始终锁定目标在画面中,强调的是个体,移本身就是运动的镜头画面,可是始终初学者往往画蛇添足,在移的同时,还去推拉景深,这是很大的错误,往往很好的片段,因此不能使用。6 I& y& a% o r; f5 x% d
顺带提下,后期编辑当中对于前后分镜头之间的联系有这样的要求,第一个镜头静止画面,第二个是运动的画面,第三段是静止的画面,简称静动静,是允许可行的方案,而动动动的画面是要尽量回避的,大量地连续出现运动的画面,是要回避的,除非特殊的用途。 |
|